☺前言-作者的話
大家好,今天要和大家分享我做時間管理的方法。以前的我,沒什麼時間管理概念。直到讀研究所又兼職打了3份工,並且把一切弄得一團糟,才開始正視自己需要時間管理這件事。時間管理最著名的理論是把事情分類為重要、不重要、緊急、不緊急四個象限去決定事情處理順序,以下分享我調整後的「習慣版」,如果此刻的你也被眾多繁雜事務包圍,希望這則分享能幫助到你。
☺正文開始
一、時間管理的三大迷思
對於時間管理,部分人可能有以下錯誤迷思:
(一)認為時間管理=善用時間完成所有事
時間管理的精隨在於「對時間進行有效的分配及管理」,其中也包含了刪去、減少不必要的時間耗費。例如,原本習慣早上要排隊20分鐘買知名的人氣早餐,可改為買只要等10分鐘,或者是買拿了就可以走的早餐。
(二)認為人可一心二用
大家可能都有一邊聽歌一邊讀書的經驗,且聽著聽著不自覺就開始唱了起來;或是曾一邊聽課,一邊回著朋友的Line訊息,最後老師只記得課程的一小部分。事實上,一心多用只是腦袋進行「注意力轉換」所營造出的假象,人們看似能同時做兩件事,其實只是腦袋很快速的切換不同的任務模式。
(三)忽略了身體疲勞
決心要做時間管理的第一天,我開啟了一個Excel表,把自己的時間以半小時拆分,並從早上6點一路排到晚上12點睡覺,但每到晚上10點我都昏昏欲睡,10點到12點都處在半夢半醒之間,時間管理實驗也宣告失敗。
二、時間管理方法
想要做好時間管理,可遵守以下原則:
(一)刪去根本不需要做的事
最重要的第一步,刪去根本不需要做的事。例如我需要在今天下午5點前到郵局寄出考試報名表,家人剛好今天要去郵局附近辦事,就可請家人代為寄出。
(二)定義何為達成目標
刪去不需要做的事情後,第二步為定義剩下的工作如何才算完成目標。例如我每天一定都要吃早餐,什麼叫做完成吃早餐?簡單吃個麵包配牛奶15分鐘吃完算吃早餐嗎?還是家裡每天需要全家一起坐下來半小時吃早餐,才算是「完成吃早餐」這件事呢?
(三)為任務進行分類
- 緊急/不緊急:假設A作業明天要交很緊急要先做;B作業下週三才要交不緊急。
- 可控/不可控:例如研究所9點上課,我無法12點才去上,因此不可控;午餐我可決定何時吃,是可控的。
- 相同點歸類:例如A作業和B作業都需外勤歸一類;C作業和兼職工作都要用電腦歸一類;洗澡和手洗書包歸一類。
(四)為每日行程進行工作排序
- 先填入緊急不可控(ex:8-12點學校期中考、13-18點飲料店工讀)
- 空隙中放入緊急可控(ex:今天下午5點前要寄出考試報名表,可在外出中午買飯時一起寄)
- 剩下填入不緊急不可控(ex:下週五前要交電影心得報告,要花時間先看完2小時的電影)
- 最後填入不緊急可控(ex:下週三前要交印出的作業,可安排中午或下班空檔去影印店影印)
(五)一次專心只做一件事
寫作業時專心寫作業,上課時專心上課,專心一次做好當下該做的事。
三、結語
以上是我看過許多書,經過多種嘗試後,找到比較適合自己的管理方法,但不一定能適用所有人。如果你在使用過程中發現任何不順利,歡迎再自行調整、改良。每件事情都有不同的解法,祝福大家都能找到最適合,並且屬於自己的時間管理方法。
希望以上的分享能讓大家有所收穫!
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追蹤,往後每週都會更新一篇新文章。如有希望我分享的主題,也歡迎在下方留言讓我知道哦!
留言列表